此網頁僅供信息參考之用。部分服務和功能可能在您所在的司法轄區不可用。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在不斷演變的加密 ETF 版圖中的顛覆者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概述

於 2017 年 11 月推出,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已成為加密貨幣投資的基石。該基金旨在追蹤市值排名前 10 的加密貨幣,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方式來接觸數位資產。擁有 144 億美元的管理資產(AUM),它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加密指數基金之一。

該基金的投資組合主要集中於 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這兩者合計約占其投資組合的 89%。其他資產包括 SolanaXRPCardanoAvalancheChainlink 等。這種組成反映了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加密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提供了對有潛力的替代幣(altcoins)的接觸。

基金投資組合的構成與權重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的結構旨在反映其成分加密貨幣的市值。截至最新數據:

  • 比特幣(Bitcoin):約占投資組合的 77%

  • 以太坊(Ethereum):約占投資組合的 12%

  • 替代幣(Altcoins):剩餘的 11%,分配於 Solana、XRP、Cardano、Avalanche、Chainlink 等

這種權重策略確保基金與市場趨勢保持一致,為投資者提供平衡但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為主的投資接觸。替代幣的納入提供了多元化,吸引希望降低單一資產投資風險的投資者。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是否為 ETF?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目前不是 ETF。然而,該基金已向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提交申請,計劃轉換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如果獲得批准,此轉換可能會顯著提高其對零售和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和可及性。

什麼是 ETF?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是一種在股票交易所交易的投資基金,類似於股票。ETF 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方式來接觸多元化的資產組合,而無需直接擁有這些資產。在加密貨幣的背景下,ETF 簡化了接觸數位資產的過程,同時提供了監管保障。

為什麼 Bitwise 基金尚未獲批為 ETF?

SEC 多次推遲批准 Bitwise ETF 轉換的決定,理由是需要進一步審查和監管謹慎。儘管 SEC 已批准 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但尚未批准任何 現貨替代幣 ETF,包括與 XRP、Solana 和 Cardano 等資產相關的 ETF。這種監管遲疑突顯了加密領域創新與投資者保護需求之間的緊張關係。

機構對加密 ETF 的興趣及市場趨勢

機構對加密 ETF 的興趣穩步增長,主要是由於希望以多元化和受監管的方式接觸數位資產。分析師預測,像提議中的 Bitwise ETF 這樣的更廣泛的加密指數 ETF 最早可能在 2025 年底獲得批准。這將標誌著加密投資產品演變中的重要里程碑。

支持加密的政府政策和區塊鏈技術的日益採用也在推動這一勢頭。機構投資者將加密 ETF 視為參與市場的一種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式,而無需直接持有波動性資產。

現貨比特幣/以太坊 ETF 與更廣泛的加密指數 ETF 的比較

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 已經取得了成功,為投資者提供了直接接觸這些領先加密貨幣的機會。然而,更廣泛的加密指數 ETF,如提議中的 Bitwise ETF,則提供了一種更為多元化的方式。通過包含多種資產,這些指數基金降低了單一資產投資的風險,並捕捉更廣泛的市場機會。

  • 現貨 ETF:適合專注於比特幣或以太坊的投資者。

  • 指數 ETF:吸引希望擁有包括替代幣在內的平衡投資組合的投資者。

這種區別突顯了這些產品在加密投資版圖中所扮演的互補角色。

基金運營中託管人的角色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利用可信的託管人來確保其持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Coinbase Custody 是基金加密部分的合作夥伴,而 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則擔任現金持有部分的託管人。這些合作關係強調了在管理數位資產時,機構級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重要性。

將基金轉換為 ETF 的潛在好處

將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轉換為 ETF 將帶來多項優勢:

  • 可及性:ETF 在傳統股票交易所交易,使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更容易接觸。

  • 多元化:基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降低了單一資產投資的風險。

  • 監管:ETF 受到嚴格的監管監督,為投資者提供額外的信心。

這些優勢使提議的 ETF 轉換成為加密投資領域備受期待的發展。

加密 ETF 的挑戰與風險

儘管具有優勢,加密 ETF 仍面臨多項挑戰與風險:

  • 監管不確定性:SEC 對批准加密 ETF 的謹慎態度為基金管理者和投資者帶來不確定性。

  • 市場波動性:加密貨幣本質上具有波動性,可能影響 ETF 的表現。

  • 運營風險:管理多元化的數位資產投資組合需要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安全措施。

這些挑戰突顯了將加密 ETF 推向市場所涉及的複雜性。

加密 ETF 和指數基金的稅務影響

投資者應注意加密 ETF 和指數基金的稅務影響。儘管這些產品簡化了投資過程,但仍可能需要繳納 資本利得稅 和其他監管要求。建議諮詢稅務專業人士以應對這些複雜性。

加密指數基金和 ETF 的未來展望

加密指數基金和 ETF 的未來前景看好,受到機構興趣增長和監管框架演變的推動。隨著 SEC 繼續審查申請,更廣泛的加密指數 ETF 的批准可能為加密投資的採用和創新鋪平道路。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在這個不斷演變的版圖中被定位為重要角色,提供了一種多元化的方式來進行數位資產的被動投資。其潛在的 ETF 轉換可能為其他基金樹立先例,進一步使加密貨幣成為主流資產類別。

總之,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代表了加密貨幣融入主流投資組合的一大步。儘管仍面臨挑戰,該基金的多元化結構和潛在的 ETF 轉換使其成為尋求受監管的加密市場接觸的投資者的引人注目的選擇。

免責聲明
本文章可能包含不適用於您所在地區的產品相關內容。本文僅致力於提供一般性信息,不對其中的任何事實錯誤或遺漏負責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OKX 的觀點。 本文無意提供以下任何建議,包括但不限於:(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字資產的要約或招攬;或 (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持有的數字資產 (包括穩定幣) 涉及高風險,可能會大幅波動,甚至變得毫無價值。您應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有關您具體情況的問題,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投資專業人士。本文中出現的信息 (包括市場數據和統計信息,如果有) 僅供一般參考之用。儘管我們在準備這些數據和圖表時已採取了所有合理的謹慎措施,但對於此處表達的任何事實錯誤或遺漏,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 2025 OKX。本文可以全文複製或分發,也可以使用本文 100 字或更少的摘錄,前提是此類使用是非商業性的。整篇文章的任何複製或分發亦必須突出說明:“本文版權所有 © 2025 OKX,經許可使用。”允許的摘錄必須引用文章名稱並包含出處,例如“文章名稱,[作者姓名 (如適用)],© 2025 OKX”。部分內容可能由人工智能(AI)工具生成或輔助生成。不允許對本文進行衍生作品或其他用途。

相關推薦

查看更多
山寨幣
趨勢代幣

Revolving Games:以AAA級品質體驗和玩家擁有的生態系統引領區塊鏈遊戲

Revolving Games的願景與介紹 Revolving Games 正在通過從傳統的免費遊玩手機遊戲轉向基於區塊鏈的遊戲體驗,徹底改變遊戲產業。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並於2022年轉型,專注於在互聯元宇宙中創建可擴展的「玩賺」遊戲。Revolving Games 的使命是打造能與全球活動如 Gamescom 和 E3 上展示的 AAA 級遊戲品質相媲美的沉浸式去中心化遊戲生態系統,並通過真正的擁有權和獎勵賦予玩家更多權力。
2025年7月8日
山寨幣
趨勢代幣

以太坊的復甦:價格分析、機構採用與擴展性創新

今日以太坊新聞:價格分析與市場洞察 以太坊(ETH)持續吸引交易者、投資者和開發者的關注,因其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展現出新的動能。以太坊價格徘徊在 2,500 美元左右,顯示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重大突破的跡象。本文探討了最新的發展、技術指標以及影響以太坊走勢的更廣泛市場趨勢。 以太坊價格分析:關鍵指標指向突破 支持看漲動能的技術形態 以太坊的價格圖表顯示出看漲形態,包括上升三角形和旗形模式,這些形態在歷史上通常預示著價格的上漲。這些技術指標表明,以太坊可能即將突破關鍵阻力位,並可能向 3,000 美元或更高的價格水平發起衝擊。
2025年7月8日
山寨幣
趨勢代幣

Celsius Network 起訴 Tether 索賠 43 億美元,指控比特幣清算不當行為

Celsius Network 的破產與法律訴訟 Celsius Network 曾是加密貨幣借貸領域的領導者,但在 2022 年經歷了戲劇性的崩潰,最終申請破產。其財務危機引發了一系列法律糾紛,其中包括對 Tether 提出的 43 億美元訴訟。該訴訟指控 Tether 在 Celsius 的財務危機期間不當清算比特幣抵押品,涉嫌違反合約義務並造成重大損失。 Celsius 在 2024 年 1 月擺脫破產,標誌著其復甦之路的重要時刻。該公司自此開始向債權人進行償還,但這些努力被法律糾紛以及前 CEO Alex Mashinsky 因欺詐罪被判 12 年監禁的事件所掩蓋。這些發展突顯了加密貨幣公司在面臨財務困境和法律審查時所面臨的挑戰。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