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T 的技術核心優勢梳理
1. Agent Swarm 架構:模塊化智能代理體系
簡單來說,@Infinit_Labs構建了一個由多個 AI 代理組成的執行層(Agent Swarm),這些代理可在多鏈、多協議之間協作,自動完成複雜的 DeFi 操作,如掉期、借貸、橋接等。
其核心能力包括
· 模塊化組合:按需調用多個代理,實現完整策略鏈路
· 確定性邏輯:每個代理的行為均可驗證、可預測
· 策略預演:支持模擬與回測,執行前“零幻覺”
相較市場上多數僅聚焦於“封裝 UI + 多協議接口”的競品,INFINIT 實現了AI 代理協作、動態策略組合,更像是“DeFi 的 AgentGPT”,具備學習、適配與聯動能力。
2. 一鍵式策略執行 + 策略編譯層
INFINIT 以“從提示到一鍵執行”徹底重構用戶交互流程。用戶只需提供自然語言提示,系統即可生成複雜的鏈上策略,並編譯為可驗證的確定性代碼,避免傳統 LLM 輸出策略的不穩定性。
所有操作被打包為單筆原子交易,確保執行不中斷、不失敗。在技術標準上,@Infinit_Labs基於:
ERC-4337(賬戶抽象)
EIP-7702(臨時賬戶權限)
實現策略執行的靈活性與安全性兼顧。
3. 開放策略市場機制
INFINIT 推出“策略即市場”(Strategy as Marketplace)機制,允許任何人通過自然語言界面輕鬆編寫策略,無需編程基礎。
創建的策略可公開上架,供其他用戶一鍵調用。策略創建者可按執行次數獲得分潤,這些策略被視作數字資產,具備可量化的使用頻率、APY、調用者等指標,構建出一個透明、可排名的績效體系。
相比多數競品仍採用中心化策略模板,INFINIT 更像是DeFi 策略的 App Store:人人可創建,人人可執行。
4.非託管 + 安全設計
@Infinit_Labs所有操作由用戶錢包直接發起,平臺不託管資金、無鎖倉機制,確保用戶始終擁有資產主權。
策略執行採用原子化打包形式,規避中間步驟中斷或被 MEV 捕獲等風險;所有操作可回滾,保證過程穩定、安全。
同時,INFINIT 已集成超 100+ 數據源,涵蓋鏈上與鏈下數據(on-chain + off-chain),包括價格、流動性、協議 TVL、治理動向等,提升策略執行的智能決策能力。
所以說,INFINIT 並非傳統意義上的“DeFi 工具”,而是完成了從“交互工具”到“智能執行系統”的根本性躍遷。其底層技術架構、開放市場機制與 AI 協作模型,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Agentic DeFi 的代表。
這不僅是 DeFi 專業玩家的生產力工具,更是面向大眾用戶的智能金融基礎設施。

AI 驅動,一位普通用戶眼中的 Infinit Labs 使用體驗
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說,接觸 @Infinit_Labs 其實是一種“省心”體驗。過去如果要做 DeFi,得開多個錢包、對接不同鏈、手動比較 APY、還得擔心各種授權風險,光是研究流程就可能耗掉一整天。
Infinit Labs 解決的問題恰恰就是:不需要你懂 Solidity 或 Dune,只要會提問,AI 代理就能幫你完成絕大部分鏈上策略搭建。
舉個更直觀的場景:
比如我錢包裡有一些 USDC 和 ETH,正常情況下,如果想要同時做收益耕作和流動性挖礦,需要自己去比對哪些池子收益高,手續費低,再一個個授權。
但通過 Infinit Labs 的 Discovery Agents,我只需要輸入“最大化 USDC 和 ETH 收益”,AI 會根據我的錢包餘額和風險偏好,直接幫我規劃好跨鏈佈局,比如 Polygon 上質押一部分,Arbitrum 上做借貸另一部分,還會把這些策略和預期收益直觀展示出來供我確認,如果不滿意,還能繼續微調。
這種體驗更像在用 Web2 的金融產品,比如基金或者智能投顧,只不過後臺換成了 AI+區塊鏈技術。這一點對新手特別有吸引力,省去了大量鏈上操作的繁瑣。
社區互動激勵
Infinit Labs通過 $IN 代幣鼓勵社區互動也是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因為很多 DeFi 項目其實社群很死板,但 Infinit 鼓勵用戶發佈內容、分享心得、參加排行榜,直接用代幣作為獎勵機制,讓使用者既有“賺收益”的動力,也有“參與社群”的歸屬感。
安全性也不用擔心,在透明度和用戶控制權方面Infinit Labs也做得比較紮實,操作之前需要用戶確認交易簽名,並且所有流程都是非託管的,平臺本身不掌握用戶資產。這點在當前 DeFi 行業風險頻發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從綜合體驗上看,Infinit Labs 比起傳統 DeFi 平臺,的確更像是一次體驗升級:不再需要懂太多複雜操作,而是交給 AI 幫你處理細節。
整體來看,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已經足夠降低入門門檻。可以說,是一種“懂 DeFi 的 AI 幫你打理鏈上資產”的新模式,感興趣的鐵子們可以來感受一下:
@KaitoAI #Kaito #Yapper

1.28萬
26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