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瞅瞅 @anoma 到底幹嘛的!它不是另一個公鏈,它是另一個“操作系統” 卷了下目前內測排名🏆32!明天繼續玩!! 最近在研究下一個週期可能會爆發的 Infra 項目,我把注意力放在了 @Anoma 上。 老實說,一開始我以為它只是又一個做“跨鏈+隱私”的 L1,但真正深入之後,我意識到:Anoma 想做的是一套 Web3 的“操作系統”,而不僅僅是區塊鏈。 🧠 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簡單說,Anoma 不再把“發起交易”當作第一性原理,而是讓用戶聲明意圖(Intent)——比如: 我想用 1 個 ETH 換等值的 USDC 我想抵押 NFT 拿貸款 我想要一個跨鏈穩定幣轉賬 Anoma 不要求你手動匹配鏈、不用查流動性在哪、不用設置繁瑣路徑,它背後的撮合網絡和 Intentnet 會自動為你尋找最優路徑、最安全的隱私方案。這和我們習慣的“錢包+swap+RPC+簽名+確認”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它構建了三個層: Anoma Desktop:面向用戶的可視化界面,聲明你的意圖,點幾下搞定。 Intentnet:點對點意圖網絡,讓願意撮合這筆交易的對手方出現。 Motherboard:一個多鏈互通架構,支持各類資產和協議調用。 💥 為什麼我覺得它是“大變革”的種子? 徹底改寫用戶交互邏輯 Web3 一直在求“用戶體驗突破”,但大多是表層包裝。Anoma 是把交互邏輯從“發交易”變成“表達願望”——這是真正的一階躍遷。 組合性高到離譜 意圖可以是鏈上動作,也可以是鏈下協作、支付路由、DeFi組合。這意味著不管是 GameFi、社交金融還是 AI Agent,這層基礎設施都能用得上。 隱私不是補丁,而是原生的 它採用 Zero-Knowledge 技術(Namada 模塊 + MASP隱私池),在本源上實現隱私保護,不是後加。 🧪 測試網怎麼玩? 目前 Anoma 正在運行一個互動式的測試網: 有非常炫酷的 3D 可視界面 用戶可以像玩小遊戲一樣體驗“發起意圖 → 匹配撮合 → 完成交易”的全過程 過程中可以獲得積分、角色扮演徽章、很可能和未來空投強綁定 傳送門👉 🚀 我個人怎麼看 $ANOMA 的潛力? 雖然目前還沒有 Token, 但投資陣容很豪華:Electric Capital、Polychain、CoinFund、Figment Capital 等大 VC 技術構建了自己的 ZK 框架、P2P 網絡和多鏈資源協調,做了快 3 年,真的不是白皮書項目 如果 Web3 用戶真正追求簡化交互、隱私保護、跨鏈無感,那 Anoma 是目前最前沿的嘗試之一 我現在已經把 Anoma 的動向加進了每日追蹤清單裡,不只是因為它可能有空投,更是因為:這是少數讓我感覺“Web3 正朝著正確方向演化”的基礎設施。 Anoma 不只是 Layer1,而是 Web3 操作系統的底層協議。它用意圖驅動(Intent-Centric)的設計理念,把複雜交互邏輯抽象為“我想做什麼”,這可能是未來所有錢包、協議、應用的基礎標準。 下一波紅利屬於那些真正解決“用戶體驗斷層”的 Infra 項目。Anoma 是那種值得提前佈局的“底層爆發點”
查看原文
1.71萬
7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