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老哥吃飯,他那種典型幣圈老油條,手裏啥幣都玩過。 喝了兩杯後我問他最近在搞啥,他就笑著說: “別跟我聊什麼新 meme,我最近只幹一件事——拿穩 $BARD ,鎖死它。” 我還以為他喝多了,結果他掏手機一翻數據: 0.25% @Lombard_Finance 總量已經被質押,2000 多人已經開始擼收益, 短短第二週,6.9 萬多枚 BARD 就全發完了。 我這才意識到,他玩的不是快進快出那套,而是—— 真正的價值捕獲期。 他說,BARD 的質押邏輯其實很簡單: 1️⃣ 鎖倉支持 Lombard 的整個生態安全; 2️⃣ 每年最高 120% 的收益,不光靠利息,還有 Vault、LBTC、Babylon 那幾層疊加的激勵; 3️⃣ 所有數據全在鏈上,誰賺了多少,一清二楚。 “你想啊,”他繼續說, “越多人鎖,流通的越少,供給緊了; 但又因為治理、積分、未來激勵,那幫人還得繼續買。 這時候幣價不動都難。” 我當時就懂了,這不是單純的高收益,而是一種長期綁定的共識。 說白了,誰先理解這套邏輯,誰就在資本流動方向的前排。 他最後那句話我印象特深: “以後 BitcoinFi 生態能跑出來的,不一定是炒得最兇的, 而是最早肯鎖、最早懂得讓資金沉澱的人。” 於是我那天回家就幹了同樣的事, Stake $BARD 。 不為短線,只想提前站在這場“比特幣金融重構”的起點上。 畢竟,這輪行情,可能真的屬於那些敢提前鎖定未來的人。
查看原文
2.01萬
8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