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ETH錯位,Solana發佈ICM新定位> 以太坊已牢牢佔據“全球結算層”的定位,而 Solana 選擇了另一條路徑:打造鏈上資本市場的默認執行層。這不只是 TPS 更高的問題,而是通過 composable、programmable、permissionless 的機制,重寫資本市場的運行方式。 就在昨天,@aeyakovenko 拉上 @MaxResnick1、@Austin_Federa、@KyleSamani 等Solana核心參與方,發佈了 “Internet Capital Markets (ICM)” 路線圖 。這不是追 RWA 熱點的 narrative,而是 Solana 基礎設施角色的一次根本重塑:從高性能公鏈走向以應用為中心的金融操作系統。 傳統金融痛點 vs 鏈上市場機會 傳統資本市場由中介機構主導,交易慢、門檻高、流動性割裂。鏈上原生市場具備天然優勢:可組合、可編程、全天候。但現實中,RWA 項目往往只是把資產上鏈表示,真正交易和結算仍在鏈下完成。 ICM(最初由 @akshaybd 提出)想解決的,就是這個錯位。讓鏈上成為交易的執行場所,而非僅是資產展示層。 要實現這點,不只是“發個 token 上鏈”這麼簡單,還需要底層性能提升、市場結構自由化,以及與監管框架的協同推進。 核心概念:Application-Controlled Execution(ACE) 目前大多數鏈上交易排序由共識層統一調度,應用被動接收。而 ACE 則提出一種範式轉變:排序權由協議掌握,交易規則由應用自定義。像 Drift、Jito 等協議將獲得類似做市商的設計權,優化自己的市場微結構。 最終目標是在 2027 年之前,把股票、債券、外匯、IP 等主流資產 tokenized 上鏈,進入一個無中介、全球流動、鏈上原生的市場體系。 路線圖三大模塊: 應用主導的微結構設計: 開發者可以自定義多個關鍵維度,實現對市場運行邏輯的全面掌控: •隱私 vs 透明 •限速機制 vs 完全開放 •交易包容性 vs 強最終性 •集中部署 vs 去中心化執行 •Maker-first vs Taker-first •靈活架構 vs 預設規則 Jito 的 BAM 是典型範例,從“速度為王”轉向“規則可編程”,奠定 ACE 實踐的第一塊基石。 執行路徑的演進: •短期(1–3個月):上線 Jito BAM 與 Anza 客戶端,優化 slot-level 一致性與交易延遲; •中期(3–9個月):DoubleZero 網絡將延遲壓縮 100ms,Alpenglow 協議將最終性降低至 150ms,APE 模塊清理 replay path; •長期(至 2027):部署多併發領導者機制與協議級 ACE,支撐高併發的鏈上資本市場基礎設施。 RWA 驅動資金入口: 這將顯著拉動鏈上 TVL,吸引更多 RWA 項目與 TradFi 資本涌入,鏈上 IPO、債券發行等場景也將常態化。但監管不確定性仍是主變量,目前如 xStocks 已嘗試基於 SEC 框架發行證券,合規路徑仍在構建中。ACE 一旦部署成功,機構入場將不再是“是否”的問題,而是“何時”。 ICM 是Solana一次敘事的重啟,也是一種路徑聲明:Solana 不再只是“性能強公鏈”,而正試圖成為鏈上資本市場的底層操作系統。 - ArkStream Daily Alpha 7.25
查看原文
3,724
6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