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era 合伙人:2025 加密 VC 格局,为何与以往周期不同?

撰文:Paul Veradittakit,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概要

  • 今年年初至今,加密货币公司已融资超 160 亿美元,并购交易超 100 笔。目前行业正朝着创纪录的方向迈进,交易总额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水平。

  • 受美国监管更加透明化和全球增长势头推动,本轮周期的根基更为稳固。

  • 战略性并购与 IPO 浪潮将延续至下一轮周期。

2025 年,创纪录的并购与 IPO 活动正重塑并推动加密行业升级,吸引新资本、机构、开发者与用户涌入,为区块链创新与应用落地注入动力。这种模式在其他重大技术变革中也曾出现:数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往往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的崛起得益于数十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而加密行业走向成熟的速度要快得多,它依托更先进的技术栈,能借助更优质的工具实现发展复利。正因如此,当前市场的内在动力与以往周期截然不同:不再以投机炒作为主导,而是更多依靠战略性整合推动。

发展势头加速:本轮周期为何与众不同

加密市场的走势呈正弦曲线般起伏波动。尽管风投领域增速放缓,但受监管利好、政府对加密友好的态度、活跃的交易流、Robinhood 等企业加大对加密业务的投入,以及加密与相邻领域交叉融合加深等因素影响,行业深层活动实则呈现看涨态势。

自 2022 年达到峰值后,2023 年资本投入大幅下滑,2024 年开始复苏,2025 年则迎来显著加速:仅 2025 年第二季度,就有 31 笔交易金额超 5000 万美元,IPO、并购、债务融资等后期融资成为增长主力。年初至今,加密市场吸引的资本已达 161 亿美元,但加密风投正效仿传统风投的模式:资本向少数基金集中。资本集中通常会带来单笔投资额增加、但交易总数减少的现象,这既反映出许多加密公司正逐步迈向成长期,也意味着无论是创始人还是投资者,当前的融资环境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竞争性。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让本轮周期独具特色:代币价格回升、新产品不断推出、创始人对行业更有信心、监管利好为稳定币与数字资产明确了发展方向,这些都为行业解锁了更多资本。过去多年,监管模糊性让创新者与 Web3 领域之间产生摩擦,只因各方担忧潜在的惩罚风险。而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行业持友好态度,通过《天才法案》与《清晰度法案》,为链上应用落地奠定了立法基础。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些法案对遥远未来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讨论与举措将减少人们在认知与资金层面对加密投资的犹豫。此外,美联储预计将于 11 月降息,这有望推动更多资本流入风险资产,而数字资产交易系统(DATS)也将把资本锁定在长尾资产中。投资者的风险规避情绪正逐渐减弱,资本流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投资配置出现转向:三分之一的资本流向 “自下而上” 的机会,如永续合约、代币发行平台、预测市场与新型 DeFi 基础协议;其余三分之二则聚焦 “自上而下” 的领域,包括 DATS、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以及筹备上市的公司。本轮周期中,公开市场资产占据主导地位,这让更广泛的公众能更便捷地接触加密资产。对行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信号。这种平衡态势表明,市场正逐步成熟,既重视创新,也注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加密立法蓝图的制定窗口期十分短暂,而当前政府对加密行业持支持态度,这一窗口期将持续至 2026 年中期选举前。DeFi 教育基金(DeFi Education Fund)正致力于保护软件开发者:不仅针对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数字资产市场结构信息请求》提交了反馈意见,近期还发布了《2025 年负责任金融创新法案》讨论草案。上周举办的 2025 年怀俄明州区块链研讨会聚焦数字资产监管,强调美国建立清晰加密监管框架的紧迫性,以及构建平衡市场结构的必要性。现任政府官员出席了此次研讨会,议程中包含推动前瞻性监管的内容。展望 2026 年第一季度,我们预计监管基础将比以往任何周期都更为坚实,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背景下。

代币上市与 IPO 市场重启

2025 年,代币上市数量有所下降,且新代币中能维持涨幅的更少,对下游交易流造成拖累。依赖代币发行的项目若缺乏市场吸引力,将更难获得融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IPO 窗口已重新开启。2025 年已有 95 家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截至 6 月中旬融资额达 156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 30%。Circle、BitGo 等加密相关企业的 IPO 引领潮流,催生了新趋势,投资者开始将资金配置到加密股票而非代币上。2025 年 6 月 5 日,Circle 上市成为关键节点:其发行价为每股 31 美元,截至 7 月中旬涨至 233 美元,回报率超 5 倍,市值达 449.8 亿美元。近期,Figure 与 Bullish 也完成 IPO,其中 Bullish 成为首家部分通过稳定币融资 11.5 亿美元的企业。BitGo 计划推进 IPO,且在 2023 年熊市期间就已融资 1 亿美元,这一情况凸显了投资者对其的兴趣。如今,加密公司更注重优化营收与增长,而非追求投机性代币发行。

加密 IPO 及其他 “自上而下” 领域的热潮,正通过稳健、以营收为导向的商业模式(而非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吸引传统投资者。目前 IPO 浪潮才刚开始,未来几个月还将有更多企业加入。

并购活动与行业成熟

2024 年是并购创纪录的一年,并购交易超 100 笔,总额达 17.3 亿美元;而 2025 年的交易数量有望超越 2024 年。仅今年 1 月至 7 月,就已完成 76 笔交易,总额达 62.3 亿美元,是 2024 年全年交易额的 3.6 倍。若按当前速度,2025 年全年并购交易有望达 130 笔。

2025 年的并购势头更多反映的是行业自然成熟的信号,而非释放积压需求。例如 Robinhood 收购 Bitstamp 这类战略性并购,表明成熟企业正着力打造一体化平台。Robinhood 对加密未来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赌注,为生态系统增添了更多可信度。2025 年第二季度,Robinhood 加密业务营收同比激增 98%,达 1.6 亿美元;公司总营收增长 45%,达 9.89 亿美元,利润达 3.86 亿美元。作为以零售用户为核心的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 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接纳,凸显了行业向主流化、合规化基础设施转型的趋势。

同样,后期融资交易也体现出对 “以营收为导向、合规化模式” 的关注,例如 2025 年第二季度,Securitize 从 Mantle 融资 4 亿美元用于 RWA 代币化;预测市场平台 Kalshi 融资 1.85 亿美元,估值达 20 亿美元。这些举措表明,加密行业的重心已转向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共建,而非单纯追逐投机机会。

加密行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

加密行业不再处于孤立状态,而是正与当今前沿技术及全球金融体系深度融合。

在人工智能领域,OpenMind 的 OM1 + FABRIC 技术栈填补了机器人行业的 “缺失层”,通过去中心化方式实现不同机器人的协同工作;Worldcoin 的虹膜扫描身份验证系统依托区块链身份层,有望让 AI 代理实现自主认证与交易,解决了 AI 代理在加密领域安全交互的关键难题;Sahara AI(去中心化版 Scale AI)、Sentient(去中心化版 Hugging Face)等去中心化 AI 平台,正颠覆传统 AI 基础设施。目前加密 AI 的应用层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它蕴含的潜力可能通过链上代理与交易系统催生全新的市场结构。

在支付领域,稳定币(尤其是 Circle 的 USDC)已成为全球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才法案》进一步加速了 USDC 的应用。2025 年第一季度,Circle 营收增长 58.6%,达 5.79 亿美元。分析师预测,未来三年内稳定币日交易量有望达 2500 亿美元;若增长势头持续,未来十年甚至可能超越 Visa 等传统支付系统。PayPal、Visa 等企业正探索稳定币整合,将稳定币融入主流支付渠道。Robinhood 与 Arbitrum 的合作,让 Robinhood 用户可在 Arbitrum 上直接进行 USDC 交易,降低了零售用户使用稳定币的门槛。此次合作只是开端,Arbitrum 在扩大稳定币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印证了 Layer 2 解决方案在连接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中的价值。

这些关键行业的交叉融合,汇聚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消费科技领域的专家,模糊了行业边界。加密行业作为去中心化系统的基础设施,正逐步成为全球技术栈中的关键一层。

展望未来

我们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至 2026 年第一季度,市场周期将在结构上更加强劲。史无前例的监管清晰度、预期中的降息,以及战略性并购与 IPO 带来的大量资本流入,正共同构建坚实的行业基础。当前这种以 “现实应用价值” 为核心的新势头,为行业加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我们的策略是抓住这一机遇,集中资源对有望定义自身领域的 A 轮公司进行高确定性投资。

2025 年年初至今,美国 IPO 市场已迎来 224 笔 IPO。2024 年上半年 IPO 数量为 94 笔,而 2025 年上半年达 165 笔,增幅 76%。仅 2025 年上半年,加密相关并购交易就有 185 笔,预计将超过 2024 年全年 248 笔的水平。Circle 等知名企业的成功 IPO,以及传统金融巨头对加密公司的收购,都彰显了即将到来的周期强度。

加密与人工智能、支付、基础设施的交叉融合,叠加监管利好与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将推动行业进入加速增长时代。借此契机,我们将继续巩固加密行业作为全球金融与技术支柱的地位。

3,597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