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鲸要抛售比特币? 美国大而美法案对市场又有何影响?

巨鲸要抛售比特币?美国大而美法案对市场又有何影响?

文章来源:话李话外

最近几天市场的行情似乎还是少了一些情绪上的热度,比特币继续在高位区间震荡,整体走势看起来相对比较平稳,大部分的人(资金)可能还是继续在观望或正在等待某些重要的消息,而群里伙伴们的日常讨论主要也是集中在一些热点新闻话题:

(1)休眠 14 年的 BTC 远古巨鲸苏醒

我简单看了下,这条消息最早应该是来自 Lookonchain 发布的一条推文,大意是一位拥有至少 8 万枚 BTC 的比特币持有者在沉寂了 14 年后开始苏醒,并陆续转移了其持有的比特币。如下图所示。

随后,这条消息开始在各大加密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加速传播,接着就是人们的各种猜测,比如:有人说这位远古巨鲸是 2011 年的一名独立矿工、有人说是一名服刑期满后出狱的中国籍人士、也有人说这是超级主力在测试市场的反应……

至于这 8 万个比特币到底是谁的,此时突然选择苏醒到底意欲何为,是针对市场的潜在巨大抛压呢?还是说仅是超级主力的一次测试?这些我们暂时还无法知晓,不过从这两天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来看,资金似乎也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出现任何抢跑的迹象。

我对这种消息倒是看的比较平淡,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 Arkham 等链上数据工具去实时监控一下那些比特币地址的转移动向。

既然谈到了巨鲸,那么我们顺便也来看看比特币不同级别鲸鱼的整体动态吧:

通过观察链上数据来看,Shark鲨鱼钱包(即持有 100–1K BTC 的钱包)仍在积极增持,而Whale鲸鱼钱包(即持有 1K-10K BTC 的钱包)和Humpback座头鲸钱包(即持有 >10K BTC 的钱包)最近一年整体上处于抛售趋势。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做个猜测,最近一年开始比特币似乎正在进入一个结构性的资金重新分配过程,早期的巨鲸开始退出,而一些机构/基金等中型玩家开始接棒并逐步建仓。我倒是认为,中长期看巨鲸抛售也并不一定是坏事,比特币变得更加分散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巨鲸对价格的操纵风险,也就是说,短期看,巨鲸的抛售可能会对阶段性行情价格带来压制,但只要中型玩家能够持续完成吸筹,那么中长期来讲,行情依然是值得继续期待的。只是在这场人类财富迁移的游戏中,最终受伤更多的可能会是Crab螃蟹(即持有 1–10 BTC 的钱包)或Shrimp虾米(即持有 <1 BTC 的钱包)。

(2)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大而美」法案

在上个月的文章中,我们重点提到过两个法案,分别是《The GENIUS Act》(全称为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即引导并确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可以简称为稳定币法案,有些人也直接称之为天才法案)和《The CLARITY Act》(全称为 Crypto Legal Accountability, Regulation, and Transparency for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Act,即加密技术法律责任、监管与透明创新法案),这两个都是与加密市场比较密切相关的法案,前者是规范和合法化稳定币行业的重要法案,后者将制定明确的规则将数字资产归类为商品或证券。

而现在通过的这个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虽然看着与加密市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作为美国的财政法案,它的通过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将要继续开启更激进的财政扩张计划。

这个我们可以分两个角度来看:短期而言,大而美法案带来的一系列相关措施一定程度上肯定会起到提升就业、刺激消费、振兴股市等效果。但长期而言,也可能会带来债务失衡的风险、导致法币的持续贬值。

不过这些法案综合来看,似乎对像比特币这样的稀缺性资产反而是属于长期利好的,也会进一步增强比特币数字黄金的属性。

(3)FTX 赔偿计划不包括中国用户?

关于 FTX 赔偿这件事情,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谈论和跟踪过数次了,本来很多人等了很久终于可以拿到赔偿也算一件比较值得期待的事情,但这两天又有消息传出:包括中国在内的 49 个司法管辖区的债权人可能会失去索赔权,这些地区债权人的索赔资金占总资金的 5% ,约价值 8.25 亿美元(以 165 亿美元总赔付资产计算),其中 82% 属于中国债权人,索赔资产价值约 6.765 亿美元。

2022 年 FTX 崩盘的记忆估计很多人还历历在目,经过 3 年多的漫长等待后,说好的破产清算最终换来的可能是一次被“合法洗劫”,而那些被排除在法律体系之外的中国用户则申诉无门,目前似乎也只能通过特殊方式(比如将债权转让在中国境外拥有的实体、以中国境外的受托人或其他实体的名义转让债权)再次尝试拿到应有的赔偿,这件事情确实比较悲剧。

比交易亏钱更难受的事情是,自己的钱就那么被别人赤裸裸地拿走了,而自己对此还无能为力。

总之吧,这个市场总是会有各种能够引起人们眼球的新闻,市场似乎并不会让我们太寂寞,每当行情比较无聊的时候,往往就能够看到一些诸如上面这些很有趣的消息突然被爆出来。但对于市场接下来的整体行情走势,我们还是保持上一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猜测)不变,虽然接下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但:假如剧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继续会在第三季度(或推迟到第四季度)看到比特币突破新的历史高位。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看重的是长期的机会,只要根据自己的交易计划继续积累更多比特币即可。而如果你看重的是短期的机会,现在依然是继续关注和寻找那些稳健项目的阶段性时机,完全没必要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消耗在各种新闻报道上面,并给自己带来额外的 FUD。

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去发现阶段性的机会呢?

比如很多人每天都会关注 K 线,但估计大部分人也仅仅是盯着 K 线上面的价格看而已,如果我们能够借助 K 线发现一些价格先行和滞后反应,那么就可以快速识别出一些潜在的 Alpha 机会。

我们之前在公众号小号(话李话外DAO)里面也简单梳理过一些 K 线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突破结构、均线金叉、MACD、RSI、量价共振等等,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了,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看历史文章。

但这里我们需要额外提醒的是,要注意自己使用的时间周期(小时线、日线、周线),同时要识别一下代币的交易量/交易深度,尤其是那些小币种或者土狗币种的 K 线其实参考意义并不大(狗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毫无底线的那种)。

(2)基于数据层面

从本轮周期开始,想直接通过山寨币赚到可观收益已经是一件相对从前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个领域每天有上万种新币推出,流动性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分散,再加上最近开始又流行股票上链(代币化美股),虽然链上股票目前也可以带来一些新的流动性和关注度,但同时也会进一步稀释现有流动性。

但只要市场的波动属性还在,叙事炒作还能够持续玩下去,那么,我们借助一些相应的工具去研究和追踪数据,并借此来发现一些可能的机会依然是有效的途径或方式。

关于数据工具方面,之前我们在「话李话外工具箱」里面已经收录了不少,而且在去年(2024)的电子书《区块链方法论》中我们已经分享过一些,这里我们简单回忆几个:

比如 Dexu,这是一个基于链上和社交分析的数据平台,里面提供了诸如热门叙事排名、叙事价格表现、行业分析、项目分析、市场信号等一系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最近 7 天增长最快的 3 个叙事分别是 L1、Crypto Stocks 和 Sweet-spot,其中 L1 价格表现排名前三的项目分别是 PLUME、CELO 和 ETH,Sweet-spot 价格表现排名前三的项目分别是 PENGU、AAVE 和 HYPE。而这个看起来也是比较符合近期市场表现的,因为最近 Crypto Stocks 概念的炒作比较火爆,而 L1 承载了技术融合,Sweet‑spot 承载了生态落地,这些都是此类项目价格表现不错的支撑和被炒作原因之一。

关于 Crypto Stocks 的事情,这里我们再多谈论一下吧。现在很多人把 Crypto Stocks 看作是对加密市场的一大利空,因为会导致现有流动性的分流,这点理论上肯定是对的,我们上文也有提到。但我倒是认为,Crypto Stocks 对于加密行业的发展而言是属于历史性的,我们没必要因为这个事情的出现就去看衰整个加密行业,需要给它一定的时间去实践。而且对于 Crypto Stocks 而言,相较于传统股票市场其实还是有一些有趣之处的,诸如:

- 人们可以通过 Robinhood 等平台投资 OpenAI 和 SpaceX 等未上市私营公司,这个事情以前散户投资者是很难做到的(虽然目前参与这种形式并不代表真正的股东权益)。

- 如果后面相关的 Crypto Stocks 能够在 DeFi 中无许可地进行使用,这个事情的想象力其实也是很大的。

目前,全球股票市值约 122 万亿美元(来自 WFE 的报告数据),而 Crypto Stocks 的市场规模仅为 4.25 亿美元,如下图所示。

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直接使用诸如 Pendle 这样的协议押注美国公司的未来股息,或者使用诸如 AAVE 这样的协议抵押链上的股票进行借贷,甚至在传统股票市场休市的时候还可以继续在链上交易股票,而且与传统股票交易相比较,链上交易可以做到费用更低、交易体验更好、资金利用率更高,这看起来难道不是很有趣的事情吗!当然,Crypto Stocks 接下来面临的还有监管的问题,不过随着(主要是美国方面)针对加密行业的监管和相关法案的推进,这个事情未来肯定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再比如 Artemis,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链上数据分析平台,里面提供了包括不同链的数据对比、不同协议的数据对比、各链的稳定币数据、各链的开发者活跃情况、链上资金流入流出对比等各种维度的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最近 7 天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三条链分别是 Ethereum、Polygon 和 Unichain。Ethereum 方面可能主要是基于近期 RWA 话题热度的炒作(目前大量 RWA 项目都是基于 Ethereum 构建的)、同时也可能与 ETH ETF 质押的预期有关。而 Polygon 更多可能是得益于近期 Crypto Stocks 概念的火爆。至于 Unichain,UNI 作为比较典型的 Sweet-spot,最近也可能受到了一些资金的追捧。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们就简单列举 Dexu 和 Artemis 两个数据工具,更多的链上工具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通过我们之前整理的「话李话外工具箱」进行查看。另外,除了我们上面列举的基于技术层面、基于数据层面外,你还可以基于宏观层面、基于消息层面等各种维度去进行辅助判断,这些都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资金体量、投资周期计划、个人风险偏好进行进行选择的。

当然,上面的举例也并不是说,我们只要基于一些维度看到过去或近期的某些数据表现,就去直接盲目地买入相关的项目代币,使用数据等维度工具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帮助我们识别出那些比较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叙事及项目,毕竟现在加密领域的叙事(赛道)已经超过 200 个,我们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都去研究,而数据等维度工具是用来帮我们做方向性取舍的。

在这种方向性取舍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想投资某个或某几个项目,还需要继续配合一定的角度观察,包括该项目的代币经济学怎么样(比如代币的分配、代币的效用、近期有没有大额解锁等)、社区活跃度怎么样、产品体验怎么样、产品数据表现怎么样(比如Fees/TVL/Revenue等)……简言之就是要去研究一下你自己最关心的方面,DYOR,只有在符合了你的偏好以后再去考虑投资的事情。

且上面这些也都是基本层面的研究,市场中的价格表现因素往往又是由多方面综合决定的,尤其是在一个明显的上涨大趋势中,价格走势似乎是不怎么看项目基本面的,情绪和资金的炒作就可以直接让一个代币(MemeCoin为代表)起飞,但长远而言,投资那些具有良好基本面的项目肯定会比投资那些土狗项目要稳妥的多,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整体比较严峻的条件之下,具有良好基本面的代币至少拿着会相对舒服一些。

不过在选择这种事情上面,我们的建议还是不变的:新人应该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而老人应该直接做减法,因为学习是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大部分人的投资历程也是如此。在掌握了必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实际的交易执行过程中,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建立太复杂的交易系统或交易策略,更不需要去参与过多项目的交易,而是应该学会给自己做减法,只要找到或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几个核心指标,然后保持一定的耐心,基本就可以领先这个领域里面 90% 以上的普通投资者了。

今天就聊这些吧,正文中涉及到的图片/数据引用来源已经补充到了话李话外 Notion 里面,以上内容只是个人角度观点及分析,仅作为学习记录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